-
用心用情,讓新聞報道溫度深度“雙提升”
做有溫度的新聞,是新聞媒體人的人文情懷,只有飽蘸情感的筆,才能寫出最動人的故事,溫暖大眾的心靈,凝聚向上的力量。對新聞媒體而言,有溫度的新聞更具影響力,打造有溫度的新聞,是媒體提升傳播力的有效途徑。作為新聞人,只有聚焦社會熱點,深入基層,找準切入點,讓群眾成為新聞主角,傳播社會好聲音,才能真正讓新聞報道有溫度更有深度。
2023-11-17 10:52:24 -
主流媒體如何創新參與社會治理
長期以來,在傳播新聞信息、引導社會輿論、傳承文化知識等方面,我國主流媒體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伴隨媒體融合的深入推進,主流媒體被賦予了新的角色內涵,其功能價值和業務范圍也從新聞生產拓展到社會治理全過程。由阜陽日報社運維的“兩有三解”平臺以“新聞+政務”介入社會治理,是主流媒體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探索,有效發揮了疏解社會矛盾、增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兩有三解”平臺為例,探討地方主流媒體運用新興技術和互聯網思維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創新。
2023-10-27 11:20:00 -
縣級融媒體如何聯動做好重大主題報道
重大主題報道是黨和政府宣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媒體融合的主戰場。本文以“習近平總書記給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新考取軍校的20名同學回信”相關報道為例, 分析縣級融媒體開展重大主題報道的優勢和劣勢;闡述縣級融媒體在重大主題報道上,與省市媒體取長補短、聯合采訪,融合報道的經驗和做法;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和措施,為廣大縣級融媒體做好重大主題報道提供經驗借鑒和參考。
2023-11-09 08:36:29 -
網絡時代黨報新聞報道如何接地氣
移動互聯網時代,黨報新聞報道做到接地氣、增強影響力和親和力、提升報道質量和效果至關重要。黨報的新聞報道與網絡報道不同,要著重從采訪和編輯環節提升業務技巧,注重內容和報道方式創新,多運用接地氣的視角為受眾提供喜聞樂見的報道。
2023-10-18 16:30:10 -
地方主流媒體“新聞+政務”的實踐探索
“新聞+政務”對新聞媒體和政務新媒體來說,是一場雙向奔赴。在這場奔赴中,雙方不只是甲方、乙方的關系,也是優質內容生產、傳播的“聯合體”。亳州晚報以提升新聞輿論“四力”為導向,堅持權威發布,有效引導網絡輿論;尊重傳播規律,推動內容表達創新;注重用戶體驗,促進服務功能升級,通過內部人力資源的轉型挖潛升級和提供保障,探索建立并不斷完善“新聞+政務”運營模式和機制,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加快轉型升級融合發展。
2023-10-23 08:03:06 -
以調查研究重塑主流媒體核心競爭力
深耕調查研究,是主流媒體增強核心競爭力的不二選擇。增強走基層的腳力、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寫精品的筆力,是做好新聞調查研究的必備素養。要做好調查研究,新聞工作者既要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又要提高站位,心懷“國之大者”
2023-10-13 17:00:43 -
進化與異化: ChatGPT浪潮下虛擬主播再思考
ChatGPT的浪潮席卷而來,其所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對虛擬主播領域產生巨大影響。本文從ChatGPT與虛擬主播的結合入手,對虛擬主播的發展進行深度思考,明確ChatGPT等新技術的嵌入能夠使虛擬主播更加人格化,為用戶提供定制化、場景化的個性服務,同時,描述了進化過程中存在的人對機器的身份困惑、傳播雙方溝通失效以及交往異化的困境。最后對ChatGPT浪潮下虛擬主播的未來發展做出了展望,并指出人機協同是虛擬主播未來的進化方向。
2023-10-09 09:11:22 -
新媒體法治宣傳教育的實踐困境及優化路徑
法治宣傳教育是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基礎性工作。新媒體參與法治宣傳教育能夠創新宣傳方式、深化法治宣傳內容、增強法治教育效果。當前,新媒體參與法治宣傳教育存在隊伍薄弱、創新不夠、熱點把握不足及宣傳行為失范等實踐困境,應從加強隊伍建設、創新宣傳方式、契合熱點時事、規制失范行為等方面對新媒體法治宣傳教育的路徑進行優化。
2023-09-14 11:05:01 -
主題視頻報道IP化的創作策略
近年來,面對重大議題生產視頻類產品時,各大媒體常用短紀錄片形式與新聞屬性結合呈現。新媒體紀錄片的生產創作IP化已成趨勢并且已有成熟案例,但對于新聞媒體來說,主題視頻報道并不等同于紀錄片,沒有各大視頻平臺的高投入與產業鏈配合,也沒有影視作品的用戶群體,而且首先需要具有新聞立意、報道意義。本文以澎湃新聞視頻中心推出的“大國IP”為例,分析如何通過 IP 建構策略打造更具價值的主題報道IP,以及如何通過 IP傳播,實現IP報道價值、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綜合輸出。
2023-09-07 16:50:21 -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視域下的網絡空間治理探析
現代化理論指出,技術和經濟發展會引起社會領域的變革。因此,現代化不僅指技術、經濟等物質層面現代化,而且精神層面社會領域變革治理也要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強調在黨的領導下,著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在網絡空間治理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一方面,網絡技術發展促進了網絡現代化,另一方面,引起相應的社會變革,特別是衍生或引起了網絡違法犯罪以及網絡空間生態亂象,網絡空間治理也需要現代化。我國網絡空間治理應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闡釋的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精神,不斷提升網絡治理能力。
2023-07-19 08:50:41 -
提升人才工作報道吸引力影響力的策略探析
近年來,各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人才工作。媒體應加強選題策劃,推進融媒體宣傳,深入做好人才工作報道,提升人才工作報道吸引力影響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創新生態,營造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為推進人才工作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鼓與呼。
2023-07-14 10:08:02 -
社區媒體的報道特色與優化路徑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社區建設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社區報微信公眾號作為社區媒體,為市民提供豐富的新聞資訊,對社區建設起著宣傳和促進作用。本文以“華西社區報”微信公眾號作個案,在探討其新聞報道特色的同時,針對報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優化路徑。
2023-07-07 16:44:37 -
微信公眾號“版面語言”如何“有聲有色”
媒體融合深度推進的今天,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渠道。作為“兩微一端”中重要一環的微信公眾號,如何在受眾閱讀時間碎片化、信息海量化的背景下,不斷提升傳播力影響力,關鍵在于以“版面語言”出新出彩推動微信公眾號整體傳播“有聲有色”。
2023-06-28 09:03:35 -
媒體融合視域下視聽新聞報道的變與不變
媒體融合發展時代下,各類新媒體平臺中大量出現的短視頻新聞、移動直播等,以及各新聞機構紛紛成立的新媒體視聽部,都說明新形式的視聽新聞報道正在飛速發展,這種新形式相較于傳統的視聽新聞報道在視聽符號、呈現方式和傳播形態等方面均有了較大的創新與突破,但是其在真實性、責任感等方面仍堅守著原有的傳統,使得這種媒體融合背景下誕生的新型視聽新聞報道在創新中繼承,在繼承中發展,涌現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
2023-06-25 10:52:43 -
淺議新媒體評論平民化的內在邏輯
新媒體以用戶為本的思維模式,與用戶連接和互動的特性,凸顯并促進了新媒體評論在選題和語態上的平民化取向,以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選題上的平民化體現在從微觀視角看待社會議題,邀請普通用戶參與對時事的評論,形成多角度觀察同一事件的多方評論;語態上的平民化體現為適應年輕用戶的表達習慣,使用網絡流行語,給人親近感,吸引年輕用戶。
2023-06-16 07:43:12 -
短視頻新聞標題制作與傳播策略
在傳統媒體新聞生產過程中,作為信息傳播載體之一的標題,作用往往是單向的,它 高度概括或評價新聞核心要素,完成敘事或設置議題;受制于反饋的缺失,信息的抵達始終是未知的。對短視頻新聞來說,綜合考慮新技術、可視化、社交屬性、用戶反饋、平臺特性等多重因素,標題可能引發“點擊—轉發—評論”等一系列傳播的連鎖反應。本文著重探討短視頻新聞標題常見形式與傳播特征,并對短視頻新聞標題的制作與傳播提出一些思考。
2023-06-16 07:43:21 -
黨報評論如何與青年讀者同頻共振
黨報評論如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讀者,讓青年讀者入眼入心、愿看想看,是擺在評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迫切考題。只有貼近青年、貼近時代,敢于發聲、善于發聲,既講立場、也講藝術,有所作為、有效作為,才能真正幫助青年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為青年進步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也才能更好地提升黨報在青年群體中的傳播力。本文以安徽日報思想周刊“青年論見”欄目為例,對黨報評論如何做到與青年同頻共振、共同前進展開探討。
2023-06-16 07:45:42 -
大數據背景下調查報道創新發展研究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對調查報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以數據采集的方式來進行調查報道,是一種高效、經濟的新聞生產手段,媒體可以通過數據探究出新聞事件之間的關系,并從中挖掘出隱藏在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诖髷祿颖镜恼{查報道,在內容上更具真實性,對于海量數據的分析挖掘使報道更具說服力,并產生多種形態的表現形式,增強了調查報道的可看性。
2023-06-16 07:43:35 -
地方黨報深度融合困境與突破路徑
全媒體時代,各地方黨報積極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媒體仍存在轉型慢、融合淺,傳播力、影響力不強等問題,與“主力軍挺進主戰場”的新要求,與“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新目標有較大差距。本文聚焦地方黨報深度融合中的痛點、難點與堵點,結合長期新聞采編一線經驗,從觀念、機制、內容、經營等維度分析了原因與癥結,提出突破困境的解決方案與創新路徑。
2023-06-16 07:43:55 -
智能時代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實踐及路徑探究
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新聞傳媒業,不僅重構了新聞生產流程和傳播模式,也使網絡輿論場呈現融合性與圈層化、互動性與情感化、精準性與碎片化等特點,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吧裰凼枴本W絡報道中,新華網、人民網、央視新聞三大主流央媒通過多維度的議程設置、儀式化的敘事模式、“破圈”式的傳播策略建構了“航天夢”、航天強國的主流輿論場,為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創新路徑。
2023-06-15 09: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