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安徽》外宣專版由省政府新聞辦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安徽商報承辦,在美國《僑報》、法國《歐洲時報》、俄羅斯《龍報》、希臘《中希時報》和澳大利亞《華廈商報》均為每周出版一期。
《僑報》、《歐洲時報》、《龍報》、《中希時報》、《華廈商報》分別是美、歐、俄、澳等地區和國家發行量大、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華人主流傳媒。該專版旨在促進安徽與海外的交流合作,擴大安徽在海內外的影響力,提升安徽良好國際形象,服務安徽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招才引智。
足不出戶可以買遍全球,指尖輕點也能賣遍世界,跨境電商已漸成安徽外貿“新常態” ———
通關更便利 一鍵“賣全球”
衣服鞋帽、日用百貨、小家電……日前,合肥蜀山跨境電商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內, 一件件跨境電商商品送入監管分揀設備, 經合肥海關所屬廬州海關關員查驗、放行后,順利轉關至合肥新橋機場出境。 這批總計 3 萬件、貨值超 400 萬元的商品,將送至國外買家手中。
有外貿企業負責人坦言,過去國際貿易大多以線下交易為基礎, 各類線下專業展會是企業獲取客戶資源的重要途徑。 但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展會停辦、人員交流受阻,這一舊外貿模式遇到了嚴重的挑戰。 跨境電商具有在線營銷、在線交易、無接觸交付等特點優勢, 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外貿業態在這樣的環境中應運而生。 該外貿企業負責人的觀點對應的則是此前安徽的年度外貿成績單。 去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 200 億元,增長 45.3%。
“跨境電商具有鏈路短、成本低、限制少的特點,呈現蓬勃發展勢頭?!睆]州海關跨境電商監管科科長周濤介紹,海關立足貿易發展、政策規定、疫情管控三個維度, 對跨境電商商品采取簡化申報、 優先查驗、跨境轉關、全天候放行等措施,有力提升通關時效,降低企業出口運營成本。
據了解,為支持合肥跨境電商發展,廬州海關采取多項措施助推跨境電商業態提效降負,建立“關政企”聯系機制,積極響應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的發展需求,配合制定實施方案,加強對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和作業場所硬件設施和場站管理系統建設的指導力度。精細化實施“一企一策”服務,指導企業運用“簡化申報、匯總統計”等措施,持續壓縮通關時間。優化整合業務流程,應用同屏比對、X 光機、智能卡口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合肥跨境電商全業務覆蓋、全模式運行、 全鏈條打通。 積極幫扶企業調整貨源通道,有效應對疫情期間通關問題。 據商務部門統計,一季度,合肥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9.93 億元,同比增長 46.8%。
前不久,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安徽省外貿發展提升三年行動方案》 明確, 要加快跨境電商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市申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按年度開展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認定培育和評估, 力爭到 2024 年建成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20 家以上。 啟動運營省跨境電商數據交換二級節點平臺, 推動各市建設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監管場所。 力爭2024 年全省跨境電商交易額突破400 億元, 年交易額過億元的跨境電商龍頭企業達到 30 家。
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支持跨境電商和市場采購聯動發展,主動對接相關企業,加大政策宣貫,發揮市場采購和跨境電商疊加效應,推動市場采購貿易通關一體化。 同時,加快跨境電商二級節點建設, 將其打造成支持全省各地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 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接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的數據交換公共通道, 保障安徽省跨境電子商務數據安全規范傳輸、 提升跨境電商通關便利化水平。(何珂)
帶著“青春腳本”,逐夢大山深處
5 月7 日, 歙縣璜田鄉璜田村村委會直播間,一位女孩在直播家鄉特產。
女孩名叫方蕾,今年23 歲。 2021 年7 月,她從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畢業后放棄都市高薪職業,毅然返回地處深山之中的家鄉。 現為璜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我長大了要當一名導演”,帶著這個夢想,方蕾從偏僻的小山村來到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她從大一開始就擔任班委,因成績優異表現突出而成為一名中共黨員。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方蕾心里清楚,擺脫貧困,實現“導演夢”,要靠自己的努力。 畢業前夕,她收到了一份新媒體運營的入職函?!斑@對我來說算是專業對口、學有所用了,且月薪高達萬元,感覺這是我努力的理想結果。 ”方蕾說。
2021 年 7 月,方蕾回村時,這個“理想的結果”卻發生了驚人改變。 見到方蕾,村支書說:“伢回家了???”“是的,畢業了?!边@位老書記是位阿姨,她支支吾吾地對方蕾說:“我想問,你愿不愿回村里工作? ”
沒等方蕾回答, 老書記又搖搖頭低聲說:“也不會,你這么小,肯定想在外面闖闖。 你父母都在城里,我這樣問,是不是為難你了? ”老書記是看著方蕾長大的??粗蠒浤瞧谕c憂慮的眼神,方蕾的心情難以言狀,回到家后,老書記的話一直縈繞在她耳際,從小在村子里和小伙伴們嬉戲打鬧的時光,一遍遍地從眼前閃過。她猛地坐起身,做了一個決定:“回來! ”
第二天,方蕾找到老書記說:“阿姨,我愿意回村里工作。 作為一名青年,能服務家鄉,挺榮幸的! ”
老書記懵了,許久才緩過神來,笑著握住方蕾的手,連說:“好! 好! 好! ”
從此,鄉親們都為方蕾的決定感到驕傲,親切地稱她為“小方書記”。
半年時間,“小方書記”走遍了璜田村的每個角落,有事找“小方書記”也是鄉親們對方蕾的支持與認可。
在忙碌于各項基本工作的同時,方蕾利用自己的影視傳媒專業特長,在璜田村村委會開辟了第一間鄉村直播室,開通了“璜田青春 young”的抖音號,寫腳本、拍視頻、剪輯等,宣傳家鄉,讓家鄉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讓家鄉跟上時代的腳步。 她制作的宣傳璜田的 9 個視頻作品播放量突破22 萬。
如今,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她克服重重困難,正與當地鄉、村兩級有共同愛好的年輕人一起,用簡單的設備拍攝著宣傳家鄉的微視頻作品。
“到村第一天我告訴自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努力做一個農村廣闊舞臺的追夢人。 ” (潘成文/ 圖)
一季度安徽汽車出口量增價揚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出口汽車6.5 萬輛,較去年同期增加22%;總價值 47.1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7%;出口均價7.2 萬元/ 輛,同比上漲18.7%。
從貿易方式看, 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汽車6.5萬輛,占同期安徽省汽車出口總量 99.9%。從企業性質看, 國有企業出口汽車5 萬輛, 增加30.1%,占77.5%;民營企業出口汽車1.4 萬輛,減少 1.4%,占22.1%。 從出口品種看,出口乘用車5.1 萬輛,增加11.3% , 占 78.3% ; 出口商用車 1.4 萬輛, 增加86.1%,占21.7%。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安徽省汽車產業發展日益完善,競爭力不斷提升,且隨著“一帶一路” 市場的不斷延伸以及RCEP 的生效實施,皖產汽車走出國門的渠道更多更通暢, 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安徽省汽車出口形勢的穩步向好。 (何珂)
蕪湖建成“量子 +5G”智慧開關站
日前,中國首座采用“量子+5G”方式實現的配電自動化開關站———同豐里開關站在蕪湖建成投入運行。
由安徽移動蕪湖分公司與國網蕪湖供電公司合作建設的同豐里開關站,配置量子加密終端、量子加密網關和量子安全服務平臺等設備, 采用量子云數據中心安全加密方式,將量子云密鑰的生成、分發和通信協商機制與 5G 通信技術結合, 在配電自動化主站與開關站之間構筑一條大容量、高速率、低延時的量子加密安全隧道,保障數據傳輸的防竊聽、防篡改、防攻擊。
除了安全性外,“量子+5G” 通信技術的應用兼具經濟性, 與傳統光纖通信技術的配電自動化設備相比,采用“量子+5G”通信技術的配電自動化設備建設費用下降33%,運維費用下降90%,光纖建設費用下降50%,運維費用僅有傳統光纖的二十分之一。 (沈宮石 賀芳)
馬鞍山開建格力智能制造項目
日前,安徽省 11 個重大制造業項目之一、總投資 60 億元的格力(馬鞍山)智能產業園項目在馬鞍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建設。
格力(馬鞍山)智能產業園項目規劃用地930畝, 將圍繞格力電工以及智能家電、 電機裝備等重點,在馬鞍山打造國內先進的百億級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共分兩期建設,一期將建設 22 棟單體建筑,規劃建筑面積18.88 萬平方米, 打造行業領先的電源線、高端電磁線、特種導體生產基地,計劃今年年底實現 2 棟共3 萬平方米廠房竣工投產;二期規劃布局冰洗智能家電類、電機、裝備類項目。 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超百億元。
今年以來,馬鞍山市不斷改作風、辦實事、優環境,全力抓項目、穩投資、增動能,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 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 好項目成功落地。 一季度,該市省重點項目合計開工數127 個,居全省第2 位;合計竣工數63 個,居全省第1 位。 此次格力(馬鞍山)智能產業園項目的開工建設,進一步為馬鞍山市推進“制造業三年倍增突破年”工作增添新動能。 (賈克帥)
淮南文創出海 服務貼心
一塊塊板材切割、粘接,一個個部件安裝妥當,款式新穎的吉他便組裝成型,等待著上漆、上光。 日前,記者走進淮南市大通工業新區,該市樂森黑馬樂器有限公司的員工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著, 生產車間呈現火熱的復工復產景象。
“前不久,一批 3600 個電吉他套裝順利出口美國。 ”企業負責人李勇告訴記者,目前員工已返崗100 多人,企業在園區指導下,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合理安排工期和訂單,逐步提高產能,爭取把受疫情影響的訂單和業績補回來。
大通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 在淮南市“千名干部入企服務”活動中,選派47 名科級干部主動靠前,駐點企業擔任防疫和復工指導員,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原材料供應、 物流運輸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為外貿文化企業復工復產創造良好條件。
和樂森黑馬一樣, 位于淮南市毛集實驗區的安徽天艦文具公司是一家集專業研發、 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外向型文創企業。 受疫情影響,原材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頭疼事”。
一連幾天,毛集實驗區工委副書記、政協工委主任許兵都來到天艦文具公司,面對面了解企業需求,實打實紓困解難,幫助企業辦理產品輸出通行證,并協調解決企業用于技術改造的 400 萬元貸款問題。
“我們是毛集實驗區第一批復工復產企業,各條生產線均已實現飽和運轉, 日生產馬克筆60 萬支。 ”企業負責人徐世輝告訴記者,50 多個種類的產品遠銷歐美、 中東、 非洲等的 80 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出口有信心達到 30%的增長率。
近年來, 淮南市不斷完善和優化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加強頂層設計,壯大市場主體,出臺《關于建設文化強市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意見》《淮南市市級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扶持政策制度,疫情防控期間實行“點對點”服務,幫助一批文化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開疆拓土”。
今年一季度,淮南市出口 17.01 億元,同比增長49.11%。 其中,文化產品出口表現亮眼,共計出口2.2 億元,同比增長 28.94%。(柏松)
東至開標“不見面” 惠企“看得見”
“以前招投標要跑好幾趟,還得準備一大堆紙質材料,現在在網上操作,真是太方便了。 ”日前,安徽堯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胡以德告訴記者,參加“不見面開標”后,為企業減輕不少負擔,實現開標“不見面”,投標“零跑腿”。
“不見面開標”是東至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公共資源交易的一項創新舉措。 自 2021 年以來,各投標企業不用來現場參加開標會議,投標人登錄相關操作系統,就能實現遠程在線實時開標,確保防疫、交易“兩不誤”。
近日,記者走進東至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不見面開標”2 號室,此次開標的是安東盛品蘭庭(東區、西區)樁基工程專業分包項目,開標室內僅交易中心見證員、招標人代表、招標代理工作人員 3 人,無一位投標人到場, 以往堆積如山的投標文件也未出現。 僅僅7 分鐘時間,開標會圓滿結束。
據東至縣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蔣能之介紹, 該開標項目總計 27 家企業參與競標,投標人足不出戶,登錄池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不見面開標”電子交易系統,即可進行投標文件在線解密、查看結果等操作,并且全程直播,直播視頻可溯可查,確保陽光透明。
“如果沒有‘不見面開標’系統,這場開標會可能有上百人聚集,大約需要一個上午才能結束。 ”蔣能之告訴記者,現在依托線上平臺,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投入成本越來越低。 今年,東至縣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第一季度共完成 93 個項目交易, 累計為 1500余家企業提供“不見面開標”服務。
除了“不見面開標”新舉措,東至縣還大力推進“電子保函”在招標投標領域的應用,做到“讓數據多跑路,投標人少跑腿”。 2021 年以來,以電子保函形式提交投標保證金的投標企業 11000 余家,占所有投標企業 85%以上, 累計盤活企業資金15 億元以上。
為減少交易成本,減輕企業負擔,自 2021 年 7月1 日起, 東至縣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全面免收“政府采購項目”投標保證金,降低企業參與門檻,簡化投標手續。 截至目前,累計免收政府采購項目投標保證金的投標企業 368 家, 免收金額1469.87 萬元。( 施誠 阮孟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