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安徽》外宣專版由省政府新聞辦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安徽商報承辦,在美國《僑報》、法國《歐洲時報》、俄羅斯《龍報》、希臘《中希時報》和澳大利亞《華廈商報》均為每周出版一期。
《僑報》、《歐洲時報》、《龍報》、《中希時報》、《華廈商報》分別是美、歐、俄、澳等地區和國家發行量大、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華人主流傳媒。該專版旨在促進安徽與海外的交流合作,擴大安徽在海內外的影響力,提升安徽良好國際形象,服務安徽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招才引智。
阜陽市借力發達地區科技研發優勢 鼓勵規模以上企業分批分級
建設“一企一研發平臺”
【僑報訊】走進位于界首市的吉祥三寶高科紡織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條條智能化生產線正開足馬力,普通纖維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后,變成仿鵝絨結構的高保暖絮片。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運動員、教練員和保障人員所穿的保暖服里面,填充的就是產自這里的高科技絮片。公司副總經理馬曉飛介紹 :“仿鵝絨結構高保暖絮片是公司牽手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團隊研發的一種新型紡織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將高校的科創資源引入企業,共建研發平臺,推進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p>
為助力企業打好關鍵技術攻堅戰,阜陽市聚焦全市十大特色產業發展技術需求,編制《阜陽市特色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方案》,借力發達地區科技研發優勢,積極推進地方政府、重點企業、科研院所等共建研發平臺,鼓勵規模以上企業分批分級建立“一企一研發平臺”,實現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規上工業企業覆蓋率在 35% 以上。2021 年,國家電投集團科研院阜陽研究中心、南農大阜陽研究院、江南大學(阜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等相繼簽約落地 ;新獲批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1 家,試點培育市產業技術創新中心 2 家。目前,阜陽市已建省級以上研發平臺 190 余家。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目前太和保興醫藥健康產業園內一片繁忙景象 :安徽四環科寶制藥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正在進行藥品品種技術轉移,預計下半年第一款產品便可上市 ;安徽碩佰制藥有限公司建設項目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在這里即將誕生 3 款至 4 款國家一類創新藥……
“高科技人才是企業實現‘新品迭出’的保證。過去一年,阜陽市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積極吸引知名高校院所攜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成果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來阜創新創業?!备逢柺锌萍季窒嚓P負責人說。
2021 年,阜陽市有 2 個項目獲省級引進境外人才項目立項,5 家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擬獲省立項扶持。與此同時,阜陽市積極推進集成果展示、交易與企業孵化、服務為一體的阜陽創新館建設,引進培育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和專業技術轉移服務人才,新增科技中介服務機構5 家,認定技術經理人 70 名 ;登記科技成果 1688 項,企業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 122.25 億元、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 43.17 億元。 (安耀武)
池州市加快推動半導體產業集群發展
【僑報訊】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安徽中韓(池州)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園的安徽高芯眾科半導體有限公司,只見車間里熔射機械手正在操作平臺上有序高效地運轉,一塊塊硅制品零部件隨之披上了“保護衣”。
“這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半導體精密涂層技術,精密特殊涂層可以使基材和晶圓等核心材料免受等離子的物理打擊,提高產品良率,延長零部件使用壽命?!惫緺I業部部長劉洪剛介紹,“隨著工藝不斷精進,特殊涂層成為控制反應腔穩定的最重要因素,精密涂層業務也成為半導體及液晶面板行業不可或缺的工序之一?!?/p>
據了解,半導體產業鏈分工明確,以芯片為例,通常分為芯片設計、芯片制造、芯片封裝等環節,高芯眾科就是第二類即為制造型半導體廠商提供精密核心零部件、零部件特殊涂層(表面處理)等產品及提供真空腔體綜合解決方案服務。2021 年,高芯眾科二期工廠投產,擁有高端智能化產線 9 條,能同時為集成電路和面板行業頭部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當年產值達 8110 萬元。
“現在公司在液晶面板核心設備零部件下部電極和上部電極制造及再生技術領域已實現 100% 國產化?!眲⒑閯傉f,高芯眾科作為能夠生產下部電極的國產替代公司,很早就投身于硅材料零部件的精密制造技術研發。目前,公司無需依賴進口就能提供 12 寸 7 納米制程的芯片制造的硅制品零部件,并能大大縮減這一零部件的交付期限。目前,電極涂層的交付期在高芯眾科僅需 30 天至 40 天。
“我們一直專注于半導體真空腔體零部件制造、精密涂層研發?!备咝颈娍贫麻L辛長林說。2015 年,高芯眾科成立后開始對半導體真空腔體零部件制造、精密特殊涂層建立了三條產線進行研發、測試。經過 5 年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全力攻堅,2020 年,高芯眾科開始將產線小批量推向市場,2021 年逐步開始大批量生產。截至去年年底,該公司已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 2 項,實用新型專利 23 項,已經受理的發明專利 5 項,今年已申請發明專利 12 項,實用新型專利 25 項。
“2015 年底我們一期項目僅用70 天時間完成建廠并順利投產?!闭f起與池州的結緣,辛長林頗有感慨,在政府各項利好政策的扶持下,幾年來公司的產值已經翻了幾番。目前,公司與京東方集團、維信諾、中芯國際等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與部分國外企業也是戰略合作伙伴。
近年來,池州市將半導體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建設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致力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和企業培育幫扶,促使一幫骨干企業快速成長壯大,半導體集群化發展態勢明顯。目前,池州市半導體行業集聚規上企業 49 家,初步形成從 IC 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到材料裝備、智慧應用的產業鏈條。(阮孟玥)
10年拓荒建設生態家園
【僑報訊】“疫情防控常態化了,物流也暢通了,現在每天有 10 噸桑葚發往浙江?!苯?,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安徽潤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及鳳臺縣正祥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杰說。此刻,他正在鳳臺縣的種植基地組織脫貧戶將桑葚采摘、裝車、外運。
鄉村振興首要在于產業振興,而產業振興離不開人才。2012 年,王杰從安徽大學商學院畢業,選擇回到農村創業。王杰用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銀行商業貸款和青年創業貼息貸款,在鳳臺縣鳳凰鎮崗胡村租地 102 畝,注冊成立公司,建立了現代化養豬場,進行生豬養殖、銷售和飼料加工。
在王杰的養豬場里,有個占地15000 立方米的沼氣池,日處理養豬場產生的糞便污水 160 噸左右,年產沼氣 110 萬立方米。王杰說 :“利用沼氣、沼渣和沼液生產的有機肥,可種植蔬菜、水果,解決了養殖場廢棄物排放問題,變廢為寶,凈化環境?!?/p>
經過幾年的努力,養豬場的存欄母豬達到 5500 頭,年繁育仔豬13 萬頭。2017 年,王杰創建安徽潤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致力打造“生豬養殖—沼氣利用—水生蔬菜—無公害果蔬”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建成了 1000 畝潤航生態循環農業科技示范園?!袄蔑曫B畜禽產生的廢棄物,采取‘漂浮水芹—空心菜—泥鰍’‘漂浮水芹—中山杉—泥鰍’‘漂浮水芹—蓮藕—泥鰍、小龍蝦’等模式,從養殖沼氣工程到種養結合,做到畜禽資源化綜合利用,實現零排放,沼液變黃金?!蓖踅芨嬖V記者,企業與中國科學院亞熱帶生態農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科研合作關系,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專家團隊成功組建試驗示范基地,實現了養殖業生態循環,讓農村廢棄溝塘逐漸變成了生態家園。
2019 年,王杰引進了無籽大十果桑品種,種植了 300 畝果桑。通過電商、現場采摘等銷售方式,大大增加了果桑經濟效益。2021 年,王杰的企業實現產值 1.2 億元,銷售收入 8000 萬元。
為助力脫貧攻堅,王杰與鳳臺縣扶貧辦簽訂了生豬扶貧帶動項目,帶動全縣生豬養殖貧困戶 200戶,每戶每年收入不低于 2000 元。在養豬場里,崗胡村脫貧戶胡獻云每天都會來上班,做著力所能及的工作,能獲得不錯的收入。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王杰幫扶的腳步從未停歇,在潤航生態循環農業科技示范園里,每年帶動 100 多人就業,20 戶脫貧戶在園區工作,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柏松 張彩莉)
安徽省舉行重大項目“云簽約”
286個項目總投資超6000億元
【僑 報 訊】近 日,安 徽 省 舉 行2022 年重大項目“云簽約”活動。此次簽約重大項目共 286 個,總投資 6071.6 億元。
這次“云簽約”的豐碩成果展現了安徽擴大有效投資的廣闊空間,也驗證了安徽創優營商環境的磁聚效應,對開展大規?!半p招雙引”是一次有力推動,安徽省將以尊重、理解、成全企業家的情懷,以有諾必踐、有求必應的服務者姿態為海內外投資者來皖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
此次“云簽約”活動以主會場視頻連線各市分會場的方式舉行,各市在分會場進行線上項目簽約。與以往相比,此次所簽項目有兩個明顯特點 :一是體量較大,平均單個項目投資規模 21.2 億元,其中,100 億元及以上項目 14 個,50 億元~100 億元項目 28 個 ;二是結構優化,制造業項目 255 個、占簽約項目總數的 89.2%,投資額 5180.1 億元、占簽約項目總投資的 85.3%。
一些參加簽約的企業家表示,安徽省在疫情下舉行“云簽約”活動,增強了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擴大投資布局的信心,安徽省所提供的精心服務和良好環境,必將感召更多市場力量到安徽投資興業、共贏發展。
安徽省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中部崛起戰略唯一交叉重疊的省份,要素成本比較優勢明顯,越來越多的長三角企業向安徽省布局,安徽產業越來越深地嵌入到長三角的產業鏈、供應鏈。
同時,安徽省依托創新活躍強勁、制造特色鮮明的優勢,注重科創和產業融合,聚焦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十大新興產業,日益受到海內外投資者關注和看好。
為更好服務投資者,安徽省建立了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的“雙招雙引”工作機制,推行了為企業投資和項目落地提供全過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服務機制,政府有承諾一定履約,政府出政策一定兌現。接下來,安徽省將持續對標一流、打造讓企業家更有感的營商環境,為廣大企業家的創意創新創造提供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吳量亮)
涇縣“雙招雙引”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僑報訊】今年以來,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充分發揮“雙招雙引”的“第一戰場”作用,不斷提升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構建“雙招雙引”新格局,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1~3 月,完成新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 9 個,同比增長12.5% ;實際到位省外資金 13.6 億元,同比增長 195.7% ;新開工、新竣工、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分別為10 個、8 個、6 個,同比增長分別為11.1%、33.3%、100%。
聚力創新機制。涇縣量化各級領導外出招商任務,力爭“三分之一”的時間抓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工作。1~3 月,全縣各單位共開展外出招商 56 次,接待客商 160批次,對接有效項目線索 94 個,計劃總投資 140 億元。
聚 力 鏈 式 招 商。 頂 格 推 動,推深做實“6+N”招商模式,調整設立電機電控、電池、泵閥、碳酸鈣新材料、文旅康養、現代農業等6 個產業招商組和南門老街綜合開發、宣筆制作、藝術類院校等 N個重大項目招商專班,分別由縣級領導任組長、副組長。1~3 月,各縣直產業招商組共外出招商 27次,在 談 項 目 線 索 39 條,落 戶 項目 2 個。
聚力線索研判。全縣建立招商信息扁平化管理和快速反應機制,實施“日匯報、周匯總、月通報”調度機制。截至目前,已收集匯總有效項目線索 101 條、招商活動信息 222 條,對搜集的各對接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分析甄別、逐一研判,進一步加快招商信息洽談進度,推進招商項目落地。
聚力提質升級。以“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決心,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強化市場思維、平臺思維,以平臺匯集要素資源、聚集優質項目,加快推進火山湖智能控制設備制造及研發中心、中竹年產 60 萬噸竹基新材料、凱金年產 10 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禾柏涇縣生物谷等一批超 20 億元重大工業項目落地開工建設,以重大項目拉動有效投資,不斷提升縣域高質量發展能級。(鮑玉嬋 程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