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中華文化的傳承復興地。距今約220萬至256萬年前的繁昌人字洞就有古人類活動,是歐亞最早的古人類活動遺址。堅持“上”“下”結合,充分利用好安徽豐富的文化資源,讓徽風皖韻走出去,擦亮徽文化金名片。
向下扎根,充分汲取優秀徽文化養分。樹高千尺唯有根深。想要讓徽文化這棵“文化之樹”屹立于中華文化之林、世界文化之林,就要挖掘優秀的傳統徽文化。從地域上看,安徽北有淮河逶迤,南有長江奔涌,把全省劃分為淮河以北、江淮之間和皖南地區三大區域,從而形成了皖北、皖江、皖南三大地域文化。從不同領域看,文學方面有東漢末年的建安文學和清初最大的文派桐城派;戲劇方面,國粹京劇起源于徽劇,黃梅戲成為了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還有黑瓦白墻的徽派建筑、遍布全國與晉商齊名的徽商、恭謙禮讓的“六尺巷精神”等?;瘴幕瘍群S富,弘揚徽風皖韻要立足于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挖掘文化內涵,提煉文化基因,凝聚精神力量,在徽文化的深厚沃土中扎根,才能讓這課“文化之樹”立得更穩。
向上生長,創新發展讓徽文化走出去。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帶來了興趣愛好、審美方式的改變。傳統徽文化來自“過去”,需要跟“現在”結合,如果只是原原本本的將傳統徽文化展現在大眾面前,就略顯枯燥。與現代藝術形式結合,通過現代化科技手段讓傳統徽文化立體式展現在人們面前,全方位體驗徽文化的魅力。與游戲和娛樂設施結合,將徽文化元素融入游戲和娛樂設施,打造徽文化主題樂園,讓青年群體在放松身心的同時也能接受傳統徽文化的熏陶,留下深刻印象。與新媒體結合,通過主流媒體平臺,打造一批徽文化的人氣主播,為徽文化代言,不斷提高傳播力、影響力和知曉率。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傳承與創新相輔相成,把徽文化“挖”出來讓其綻放魅力,擦亮徽文化金名片,為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貢獻一份力量。(作者 胡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