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記者從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合肥將招標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等級劃分及“負面清單”編制工作。通過科學、合理評估自動駕駛開放測試道路的安全風險,推動實現全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全域開放。
近年來,合肥市已開放四批次測試道路超過上千公里,測試車輛涵蓋乘用車、商用車、低速無人車等多領域,并打造了國內首個城市級車、路、網、充一體化云尖端平臺。
接下去,要想實現測試全域開放,離不開科學、合理評估自動駕駛測試道路的安全風險。
為此,合肥會參考先發地區經驗,從道路設施與交通流量,人、車、路、環境等方面,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分級,統籌交通超腦動態數據信息、圖商地圖靜態信息,制定相關分級標準并發布分級技術報告。
本次招標項目擬收集并分析多個方面大數據,作為道路分級依據。
其中,收集街景數據,包括分隔設施、車道數量、渠化設計、道路線形等,評估現有道路設施狀況,識別安全風險區域,計算交通安全風險指數;收集交通流特征數據,評估道路擁堵狀況,分析自動駕駛測試對道路通行效率的影響;收集交通事故歷史數據,識別事故高發路段,為制定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禁行路段名單提供依據。
此外,對于數據缺失較多的關鍵路段,還將組織技術人員實地調研走訪,開展交通設施和交通流量現場調查,收集最新信息,鑒別道路中安全隱患和交通運行瓶頸。
根據規劃,在制定分類標準時,項目擬從安全與效率兩個角度設計道路分級技術方案,初步將合肥市全域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分為四類。針對每個分類等級,給出各項指標的關鍵閾值,保證分類標準科學性。
其中,等級I、II道路交通安全風險較小、擁堵程度較低,適合在大部分時段進行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等級III道路一般位于學校、景區、醫院等重要公共場所附近,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可能造成安全隱患與擁堵風險,需要制定道路測試時段與測試內容;等級IV由于安全與擁堵風險較高,不適合進行任何測試。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